施工是耐火澆注料應用在窯爐上的重要環節之一,也是影響窯爐最終使用周期的關鍵,在實際的過程中的規范要求,可參考下文:
一、澆注料施工
1.澆注料配制;
●配比嚴格按設計或廠家技術說明,經試配試驗確定后采用,各種用料應計量準確。
●攪拌方式采用強制式攪拌機拌制,攪拌用水應是飲用水,在滿足易性條件下盡量減少加水量。下料順序、攪拌時間按供料廠家使用說明或技術要求。零星用料時可采用人工攪拌,至少應翻拌4個來回。
采用少量多次的攪拌原則。澆注料拌合后具有快硬性, 拌合料一般應在30min內用完。為此攪拌機應盡量靠近
使用地點,縮短運輸距離和時間,每次拌的料用完后再拌第二次,寧可人等料,不得料等人。已初凝的余料不得使用。
2.施工環境溫度;按規范要求>5℃。
3.澆注成型:
●水平面予襯成型時,采用人工鋪料手工涂抹方法施工,采用皮錘、木錘人工插搗。注意拉頭和邊角處的密實情況,不采用機械振搗,以免產生離析。用邊??刂埔r里厚度,中部可用探針測厚。將成型表面拍打密實、整平,用木抹子搓毛,便不得壓光。施工縫應留成階梯形接口繼續施工前清理干次,充分濕潤,注意接縫處加漿振搗,確保接縫嚴密性。
4.養護:一般在潮濕狀下養護24-72小時,養護溫度5-30℃;按廠家技術說明養護規定環境溫度≤25℃自然養護3天,>25℃進行潮濕養護;按施工經驗襯里施工2小時后開始養護,環境溫度20-25℃用噴霧器每2-3小時噴霧一次,>25℃每1.5小時噴霧一次養護48小時,控制噴水量以下流淌為宜。
5.試塊制作;每種配料施工時按規范規定每20m3為一批留置試塊,檢驗項目為體積密度耐壓強度、搞折強度及燒后線變化;本工程按計選用澆注粒每種牌號做一批共2組每組3塊,檢驗項目如下,檢驗項目如下,其試驗結果作為質量評定和交工驗收依據。
二、伸縮縫留設:
澆注料應按設計留設伸縮縫。當設計設規定時,可按800-1200mm間距留設井字形伸縮縫。一般縫寬2-3mm,。也可在成型后切割成縫,縫深為厚度20-30mm。
三、爐底襯里施工:
1.爐底襯里應在爐內工作全部結束,腳手架完全拆除這后進行。
1)表面平整,不得有麻面、裂紋和扒縫;
2)襯里慶密實,用0.5kg手錘隔200mm輕敲擊檢查,其聲音應鏗實清脆,不允許有嚴重“沙啞聲”或空鼓聲。否則應鑿掉重襯。
四、缺陷修補
烘爐后,澆注料若有寬度大于5mm的裂紋或貫穿性網狀裂紋,必須進行修補。
1)局部鑿除將有缺陷處全部鑿去露出堅實面或鋼板面。有保溫釘的襯里,至少應露出兩個以上保溫釘。鑿去處應形成里大外小的坑,坑口最小面積為外口300x600mm、內口400×700mm。
2)局部修補①將接合面清理干凈,除去松動料與浮灰,先用水濕透,再用相同配比的襯里料他細搗實,抹平。②寬度大于5mm的裂紋或貫穿性網狀裂紋,用高溫粘結劑+耐火纖維填塞。
3、施工中應注意的事項:
1、施工溫度以10℃-30℃為宜,當溫度過低時,應創造條件。
2、空氣相對濕度超過85%時,不宜施工。
3、鋼板表面溫度低于大氣露點以上3℃時或高于60℃以上時,不宜施工。
4、風沙天,雨霧天不宜施工。